close

內容來自YAHOO新聞

別再怪媽媽不會煮!四大絕招 小孩乖乖吃飯



作者:陳珮雯/ 圖片:徐榕志攝

曾幾何時,人類原始的本能「吃飯」,也成了幼兒父母的頭號教養困擾!

孩子不吃飯,出現允許孩子一口菜配一口零食的現象,「至少小孩有吃。」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組長許惠玉在進行飲食衛教演講時,曾親耳聽見一位爸爸這麼說,小孩不吃飯,他只好買薯條加冰淇淋給孩子吃,至少小孩有吃東西。

用條件交換孩子吃飯新店汽車貸款房貸,這樣的例子並不罕見。

從事飲食及特教教育多年的親職教育專家王嘉璐指出,曾有保母與她分享,一個不到兩歲的寶寶,因為挑食,家長就要求保母在湯匙上,前半段盛菜,後半段放一口冰淇淋餵食,這樣寶寶就會吃了。

吃飯是人類的本能,肚子餓了自然需要吃飯,為什麼吃飯在今日卻如此困擾幼兒父母?

現代父母太忙,加上長輩、親戚對孩子的生長發育也很關注,不論小孩的身高和體重、臉色和膚色,長輩都可以有意見,一個小孩什麼時間吃、吃什麼、吃多少,時常是六個大人(父母、爺奶、外公外婆)一致的焦點。

吃飯成為條件交換籌碼



大人把小孩看得太重要,孩子往往還沒餓,就追著餵飯,或是正餐時間還沒到,小孩吵著要吃,成人就先塞零食。不論是哪一種方式,時間久了,小孩自然學會「吃飯皇帝大」的道理,知道自己的飲食行為可以左右大人的教養態度。

而孩子也有「自我實現」的需求,尤其是幼兒階段正在發展「我」的概念,當成人忽略孩子內心真正的需要,卻又因為太過在意「吃飯」這件事,孩子很自然的拿「吃飯」當成最佳的「武器」,只要我吃下○○,就可以○○,「於是餐桌成了現代親子的權利競技場,」王嘉璐說。

拒食、暴食、偏食以及挑食是現代幼兒彰顯自我的四大武器。

王嘉璐表示,拒食指的是不吃正餐,只喝牛奶或只接受高熱量食物,例如薯條、漢堡等;暴食則是遇到喜歡吃的食物就拚命吃;而偏食是指偏好某一類的食物,例如只喜歡吃肉類,卻不吃蔬果;至於挑食則是在某一類食物中,只吃某一種食物,例如同樣是肉類,卻只吃雞肉,而不吃魚及牛肉。

飲食均衡是兒童生長發育必要的條件,尤其在零到六歲階段,大腦的發展是一生中最快速的時候,孩子吃下的營養,大部分都在供給腦部發育。而當「吃飯」成為幼兒條件交換的籌碼,對媽媽來說,每餐飯也就衍生出吃多少、吃什麼、怎麼吃的困擾。

改變食物樣貌效果有限



面對幼兒不當的飲食行為,不少媽媽第一個念頭通常是:「是不是我廚藝不佳,所以小孩不愛吃?」 王嘉璐卻認為,真正應該改變的不是食物,而是孩子的腦袋。只有孩子打心底認同,吃飯是為了自己的成長及健康,才會選擇對自己健康有益的食物來吃,也才會遵行營養均衡、適時適量的原則。

但是,「願意吃下健康的食物」並非孩子與生俱來的能力,必須透過後天的學習,而且要經由成人的引導才能學會。因此,「食育」才是現代父母處理幼兒飲食困擾的根本之道。費盡心思改變食物的氣味、面貌,把食物藏起來,都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一旦孩子離開成人的眼目,飲食行為又會回到質與量皆不恰當的原點。

許多推行食育的機構,如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Mini Cook迷你酷食育生活工作室等,也開始呼籲現代母親的媽媽力,應該要從過去的拚廚藝,轉移到拚食育。

食育專家們提醒媽媽,對幼兒食育應該有的第一個認識就是:飲食的味覺、視覺及觸覺是經由後天學習而來。幼年時期成人給與的食物,對孩子一生的飲食態度及行為,有著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在食安問題頻傳的今日。Mini Cook創辦人樊欣佩認為,從小進行食育孩子長大才有「選食力」,有能力選擇對自己健康有益的食物來吃。

創辦興大有機農夫市集的董時叡與在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任教的妻子蔡嫦娟,以台中為起點,在台推動幼兒食農教育。

蔡嫦娟指出,當孩子從小吃慣「超常刺激」(Supernormal Stimulus)的食物,例如色彩鮮豔的糖果,香氣及甜味濃郁的零食、口感軟嫩的蛋糕,那麼孩子的味覺、視覺甚至是舌頭的觸覺,自幼年時期開始,就已經習慣這些食物,所有和飲食相關的感官就容易鈍化,未來需要更強烈的刺激才能引發孩子的食欲。「引導孩子吃天然、原味及原型的食物,遠離加工食品,是幼兒食育最重要的目標,」樊欣佩說。

然而人類的大腦天生嗜甜,以綠繪本著手推行幼兒食育的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中分會副主任張明純指出,人類天生會被特別香、顏色特別鮮豔、味道特別濃郁的食物所吸引,這是生物的本能。

四策略,讓孩子好好吃飯



想為孩子保有「純淨」的飲食感官,在小的時候好好吃飯,長大了也懂得選擇健康的食物吃,並有能力為自己一生的飲食健康負責,專家們提出四大食育策略:

策略一:用故事改變餐桌上的氣氛。幼兒吃飯很重氣氛,只要開心,什麼都好吃,「就像麥當勞的食物,從不強調好吃,而是訴求快樂,」許惠玉說,因此,用餐氣氛保持愉悅相當重要,一直要求孩子吃完多少量、吃快點、吃下特定的食物,恐怕會打壞孩子的好胃口。

父母不妨把故事搬上餐桌,和孩子說說食物的故事,以此取代訓斥。

策略二:帶孩子進廚房和食材培養感情。「好危險」、「來幫倒忙」是華人父母普遍面對孩子進廚房的態度,華人家庭裡也常見廚房門口圍著柵欄。然而廚房卻是家中離食物最近的場域,若把孩子與廚房隔絕,孩子不容易對食物產生感情,進而喜歡食物。

Mini Cook專為幼兒打造的廚房課程(見八八頁)就讓孩子在聽故事、實際煮一餐飯的過程中認識食材,與食物交朋友。

策略三:化身小小農夫,深植「選食力」。董時叡和蔡嫦娟的幼兒食農教育,強調幼兒動手種、親手煮。幼兒無法理解抽象的「有機」、「無毒」概念,但是透過親手種植,親自打理菜圃,可經驗農事的完整流程:土壤、肥料、灌溉水、蟲害……過程中,孩子自然學到「安全」食物及節氣蔬果的概念,「選食力」就在這時養成。

宜蘭縣深溝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的日常生活,就是照料四十坪的農地作物,並有當地的農夫當顧問,過程中再輔以師生的互動討論,讓孩子無形中學到食材的知識(見九二頁)。

策略四:共讀食育繪本,認識「真食物」。故事是最容易親近幼兒的方式之一,因此長期關心環境保護議題的主婦聯盟,以「綠繪本」為媒介進行幼兒食育(見九六頁),有時候透過故事主角的飲食經歷,孩子可以從中獲得共鳴,例如《班班愛漢堡》中愛吃漢堡的班班、《阿平的菜單》中,逮住機會就大吃零食的阿平,這些經歷貼近幼兒的心理,故事最後又會引導孩子選擇安全健康的食物。

別讓餐桌變戰場,德國暢銷書的作者安妮特.卡斯特尚(Annette Kast-Zahn)、哈特穆.摩根洛特(Hartmut Morgenroth)在《每個孩子都能好好吃飯》一書中提出,孩子有能力知道他該吃多少,而父母要做的是,決定用餐的時間和提供的食物。透過四大食育策略,帶孩子親近食物,才能讓孩子打從心底認同「好好吃飯是能幫助我健康長大」的一件樂事,自此終結餐桌上的親子戰爭。

【延伸閱讀】

【請問專家】孩子玩玩具不輪流或排隊,該如何引導?

【請問醫生】6歲女生骨齡超前1歲半,要擔心性早熟嗎?

孩子遭到網路霸凌,父母千萬別說這句話…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親子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親子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其他推薦文章



新聞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別再怪媽媽不會煮-四大絕招-小孩乖乖吃飯-042749191.html

澎湖縣負債整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urraya23 的頭像
    murraya23

    台灣痞客?

    murraya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